
樸樹(學名:Celtis sinensis Pers.)是蕁麻目榆科,樸屬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葉片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先端尖或漸尖,基部近對稱或稍偏斜,下面脈腋具簇毛;果單生葉腋,近球形,果核近球形,白色,3-4月開花,9-10月結果。
分布于河南、山東、長江中下游和以南諸省區以及臺灣;越南,老撾也有。
皮部纖維為麻繩、造紙、人造棉的原料;果榨油作潤滑劑;根皮入藥,治腰痛、漆瘡。
形態特征;喬木,樹皮平滑,灰色;一年生枝被密毛。葉互生,葉柄長;葉片革質,寬卵形至狹卵形,先端急尖至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偏斜,中部以上邊緣有淺鋸齒,三出脈,上面無毛,下面沿脈及脈腋疏被毛?;s性(兩性花和單性花同株),當年枝的葉腋;核果近球形,紅褐色;果柄較葉柄近等長;核果單生或2個并生,近球形,熟時紅褐色;果核有穴和突肋。
果梗常2~3枚(少有單生)生于葉腋,其中一枚果梗(實為總梗)常有2果(少有多至具4果),其它的具1果,無毛或被短柔毛,長7~17毫米;果成熟時黃色至橙黃色,近球形,直徑約8毫米;核近球形,直徑約5毫米,具4條肋,表面有網孔狀凹陷。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