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小苗灌溉量和灌溉次數:根據雪松的不同栽培方式、不同氣候條件、不同土壤條件、不同樹種來灌溉,這些灌溉都是有學問的,所以必須分清楚癥狀,對癥下藥,才能有助提升雪松的生命力。 雪松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來源于雨水、地下水及灌溉水。在北方干旱地區主要依靠灌水補充土壤中的水分。但如果雨水過多或排水不暢,也會影響雪松的呼吸,嚴重的會導致爛根甚至死亡。 雪松在播種苗時要盡量避免表土干燥,合理灌溉使床面保持濕潤,防止小苗失水,還可調節地表溫度,防止日灼。一般要求灌水次數多,每次灌水量要少。 在扦插、壓條、埋條苗時都需要較大水量,雪松的灌水量可適當大些,但水流要細、緩,以免水流沖力移動苗木。 分株苗由于在栽植時根系受傷,苗木內部的水分供應出現不平衡,必須加強供水。在雪松分株和移植后應連續灌水三四次,灌水量要大些,間隔時間也不能太長。 嫁接苗對水分的需求不是太大,只要能保證砧木的正常生命活動即可。水不能太多,尤其是接口部位不能積水,否則會使傷口腐爛。 對于長成的雪松的大苗木來說,除非在干旱季節才需灌水。如果水分過多,還會使苗木抗性降低,影響生長發育。地面灌溉 高床和壟式作業區,可由灌溉渠把水引入步道或壟溝里,水從側面滲入床內或壟中。其優點是灌溉后土壤仍具有良好的通氣性,可以減少松土的次數,也比較省工,但耗水量太大,苗床寬的會產生灌水不均的現象。 低床或大田式育苗區,可由灌溉渠把水直接引入低床或畦面,水布滿床面或畦面而逐漸深入土壤之中,這是漫灌。此法灌水時比較方便,但應注意水流速度要慢,以免沖倒或淹沒雪松苗木。灌溉后土壤易板結,通氣不良,要增加松土次數。 噴灌和滴灌 噴灌一般適用于雪松相當大苗灌溉,滴灌適用于苗床灌溉,都是比較*的灌溉方式。 降雨或大量灌溉后應及時排除地面積水,苗圃地不應有積水,否則會降低土壤有機質的分解速度,破壞雪松根系的正常呼吸,常引起根系腐爛甚至死亡。 對于雪松要做好排水工作,*先應平整圃地,其次,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統,做到外水不浸、內水能排。 地 址: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園林網) 聯 系 人:李智敏 手 機:15924826587 其他號碼: 13769836970 E-mail :[email protected] 微信:15924826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