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園林是多種藝術的集合體,其中,書法和繪畫作為傳統藝術的精髓,是園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漫步嶺南園林中,看的是景,感受的是美,美有三種,一是園內“雖為人作,宛如天成”的湖光山色,二是充滿雕梁畫棟的各大功能性建筑,三是散落在建筑內外,令園林生輝的匾額楹聯和丹青水墨。大家注意到第三種美了嗎?
余蔭山房深柳堂
造園者的文化匠心
中式園林藝術的集大成之作《園冶》提到,園林建造三分靠匠人,七分靠主人。主人即造園者,是具備能力規劃園林的人。造園者自然包括園主人,他們的文化品位和藝術修養決定了園林最基本的調子,毫不夸張地說,每座園林都是園主人精神世界的濃縮。除此以外,文人畫家也是造園者,他們參與了園林的構思和設計。可以說園林中蘊含文人特有的雅致,是中式園林的典型特征。
《園治》
曲與藏
中式園林設計的獨特在于,它集建筑、書畫、文學等藝術形式于一身,所呈現的是自然山水之美。特別在明清時期,園林與繪畫更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當中園林“曲”(即曲折幽深)與“藏”(即隱藏)的布局意念,都可以在園林設計與園林繪畫中找到精妙的例子。
梁園
“曲”字是在古典園林的造園中最為重要的體現,不僅僅有曲廊、曲徑,連橋有時候也是曲折的,這與文人畫所體現的哲學思想是對應的。“曲”是希望游覽的客人懷著輕松悠閑的心境慢慢欣賞,而不同的折向會帶領游覽者走向不同的風景及轉換視線,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移步換景。而移步換景對應到文人畫則是散點透視這種獨特的古典創作手法,文人通過在同一畫面由上往下或由左至右的方向描繪情景,呈現敘事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