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當天,華南植物園舉辦了主題為“植物的反擊”為主題的食蟲植物展。共展出茅膏菜、豬籠草、捕蠅草、瓶子草等5科6屬60種(品種)600余株食蟲植物展。
在自然界中,動物吃植物天經地義。而食蟲植物卻反其道而行之。它們通過自己獨特的生物結構,誘惑、捕食昆蟲和節肢動物,是植物界中不折不扣的“動物殺手”。
花市上常見的豬籠草,就是利用奇特的豬籠形瓶狀體捕蟲籠捕食昆蟲的。它通過散發的香味,引誘昆蟲誤入其中,然后將昆蟲溶解成營養液加以吸收。而可愛迷人、極具觀賞性的茅膏菜同樣會散發吸引昆蟲的香味,利用覆蓋在葉片上細小的絨毛上的粘液,粘捕飛撲而來的昆蟲,再將昆蟲消化為自身的養分。
“小蟲草堂”創始人劉國明被業界稱為“食蟲植物第一人”。他告訴記者,目前已知的食蟲植物全世界共10科21屬約700多種,其中中國有3科5屬約27多種。目前市場除豬籠草常見外, 捕蠅草、瓶子草、茅膏菜、捕蟲堇也能偶爾見到。“由于食蟲植物在花市上并不多見,因此很多花友是通過電商平臺購買的。”劉國明說。
據本次食蟲植物展負責人、該園園林園藝部副部長周麗娟介紹,本次食蟲植物展共展出茅膏菜、豬籠草、捕蠅草、瓶子草等5科6屬60種(品種)食蟲植物。其中金杯捕蠅草和G14捕蠅草是首次亮相。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食蟲植物展通過大種植場景和微景觀相結合展示,體現藝術性、觀賞性,凸顯植物的奇特性。其中精心制作的多組微型生態景觀,以組合盆栽、玻璃生態缸、玻璃容器、小場景等多種展覽形式,搭配觀賞鳳梨、苦苣苔、苔蘚等植物,最大限度還原食蟲植物原生地環境。“展區精致的云霧雨林、苔原等生態景觀,既展示了植物的個體之美,又展現真實又虛幻的植物生態群落。”周麗娟說。
據悉,在持續至6月30日的本次食蟲植物展期間,相關專家將通過“專家帶您游園”活動,講解當季專類園及溫室的亮點植物和食蟲植物的美麗陷阱故事。
圖為:玻璃容器組合盆栽食蟲植物展品
圖為:玻璃容器組合盆栽食蟲植物展品同臺比美
圖為:多種食蟲植物組合營造的微型生態景觀
圖為:市民在展區駐足觀看食蟲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