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泉南依老山,苗木資源十分豐富。20世紀70年代初,湯泉開始發展觀賞苗木種植,勢頭與日俱增,引起多方關注。1982年,《新華日報》刊發《綠色的金庫》一文。1984年,國家農業部《農場工作通訊》第五期刊發《苗木之鄉紀行》一文,引起全國關注,一舉全國有名。 發展苗木種植,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農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改革開放以后,南京市首個農村“萬元戶”就出現在湯泉。1985年,苗木種植面積超過6000畝,種植農戶3000多戶,出現268戶“萬元戶”。1988年,湯泉被江蘇省農林廳和江蘇省花木協會命名為“花木之鄉”。目前,湯泉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雪松繁育基地,各類苗木花卉種植面積突破4萬畝,年銷售2億多元。2008年,湯泉農民人均收入突破萬元,達到10340元。 過近40年的發展,湯泉苗木花卉已形成產業格局,各具特色的場圃、各種名特優新品,形成百畝片、千畝方、萬畝苗木花卉生產示范基地和由東而西10公里苗木觀光帶,生產以雪松為主的各類苗木花卉200多個品種,銷往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 本著自產自銷的原則,一低廉的價格,優質的苗源。真誠期待與您的合作。子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就從事苗木... [
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