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9日,被業界尊為“荷花界的袁隆平”的陶德均與世長辭,享年71歲。
消息傳開后,業界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紛紛發文悼念。其中,中國花卉協會荷花分會會長、西南林業大學園林園學院院長教授陳龍清發文稱:陶德均同志對于我國荷花新品種培育及荷花推廣應用、荷文化傳播做出了卓越貢獻!陶德均同志去世是我國荷屆的損失!
陶德均從川北南充市四川省蠶桑學校畢業后,在家鄉大足縣復隆鄉做蠶桑輔導員。由于盡職盡責,努力工作,所在鄉、區蠶桑工作和本人連年獲獎。
1995年8月,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地,而曾一度紅火的大足蠶桑業,卻因絲綢產業不景氣而走下坡路。從事蠶桑工作26年的陶德均,辭去了復隆蠶桑站站長職務,解甲歸田當農民。那年,他租地50畝,成立“重慶市大足雅美佳水生花卉有限公司”,專心致志地開展荷花、水生美人蕉等水生植物的生產培植和新品種選育。他之所以取名雅美佳,是希望培育出清雅優美、花期較長,甚至能夠冬天開花,適宜家庭栽培觀賞的荷花新品種,讓盆栽荷花進入到千家萬戶。
陶德均辭職后賺得的第一桶金,是從武漢引進的新品種‘鄂蓮四號’。當時他花1.44萬元購買了1200公斤種藕種植了4畝。當年6月份,有人出6萬元的高價收購,他沒有動心。第二年春,又有人按每斤10元的高價收購,他放棄了舉手可得的30多萬元,而在老家又租地60畝,進行規模化種植,第三年達到一定規模后開始銷售種藕,當年賺了100多萬元。
經過近30年的辛勤耕耘,當年的50畝的基地,變成了五彩繽紛的、鳥語花香的近 5000畝人造濕地。種植從全國各地引種的再力花、香蒲、水蔥、旱傘草、梭魚草、千屈菜、海壽花等濕地植物、觀賞草達1800多個種(品種),其中僅‘千瓣蓮’、‘大灑錦’、‘西施睡蓮’等中國名荷品種就達600多個種(品種),睡蓮品種有100多個。
濕地以景色迷人的荷花為標志,舉世聞名的大足石刻為依托,成為全國最大的田園式荷花品種基地。每年花季時節,競相綻放的滿池荷葉隨風晃動,壯觀的荷花勝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來觀花賞景。《走進雅美佳濕地——中國鄉村振興的好典型》一書主編袁緣圓說,雅美佳濕地對于荷花文化與荷花精神的傳承和助力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拉動鄉村旅游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古有李冰父子治水,今有陶氏父子治污”,這是業界對最美農民陶德均父子的稱贊。
陶德均的兒子陶麟,受其父的影響和熏陶,雖然子承父業,但他不滿足現狀。在科技和航天部門領導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先后三次將荷花種子搭載航天飛船和返回式衛星送上太空。通過太空育種,培育出花美、藕肥、蓮子多,集“花蓮”“藕蓮”“子蓮”三類荷種優勢于一身的‘太空紅旗’,花色、花形皆美,色彩、姿態一日數變的‘媚態觀音’和從5 月開花,至10 月底仍花紅葉翠,與其他品種的枯荷相映成趣的‘國慶紅’等80多個太空荷花新品種。
截至目前,陶德均父子共培育荷花新品種100 多個,其中‘雅育紅一號’、‘雅育白三號’等38個品種分別獲得全國荷花新品種二等獎、全國碗蓮新品種三等獎,‘國慶紅’、‘蜀女’、‘普賢’則榮獲全國荷花新品種一等獎等獎項,成了名符其實的獲獎專業戶。此外,除‘蜀女’、‘翠苔’、‘佳麗’等10個荷花品種載入《中國荷花品種圖志》外,還有21個品種載入《中國荷花新品種圖志》。
陶德均不僅是響當當的“荷花大王”“荷花專家”,還被贊譽為“荷花界的袁隆平”。而且陶德均父子還創新研發的“無土栽培太空荷花與水陸花卉”、“深水水域浮島種植水生植物”等一系列先進技術,并通過推廣應用,為推進荷花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陶德均父子培植的荷花,不僅在北京南戴河、北戴河、園明園、陶然居,廣西貴港,云南普者黑、曲靖,貴州遵義,重慶彩云湖、園博園,四川宜賓、彭州、瀘縣、遂寧、南充、蓬安和成都等地推廣種植,還種植在鄧小平、張瀾、朱德等偉人故居。
陶麟表示,雖然父親已與世長辭,但他將秉承家父的遺志,將荷花事業發揚光大。他說,為豐富荷花種質資源,近日公司又從全國各地引進的300多個荷花新品種。下一步將加大新技術研發和新品種培育力度,讓美麗荷花為美麗鄉村建設增添光彩創。
圖為:陶德均在荷田觀察荷花
圖為:陶德均在荷田拍照并蒂荷花
圖為:陶德均向花友傳授荷花栽培技術
圖為:陶德均引種的王蓮
圖為:景色迷人的雅美佳濕地
圖為:陶麟在荷田進行人工荷花授粉
圖為:陶德均父子在品鑒荷花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