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長、江蘇省水生植物資源與水環境修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姚東瑞研究員領銜的課題組和南京藝蓮苑花卉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花卉協會荷花分會副會長高級農藝師丁躍生、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徐迎春教授領銜的荷花睡蓮種質創新與水生態修復研究團隊共同編著的《觀賞荷花新品種選育》一書,近日由江蘇鳳凰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
荷花是我國的十大傳統名花之一,其栽培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集觀賞、食用、藥用、文化和生態等多元價值于一身的水生花卉。近年來,我國荷花事業蓬勃發展,但部分從業者專業知識不足,在荷花種苗銷售時,普遍存在不尊重育種者知識產權、低價傾銷、擾亂市場秩序等行為,制約了荷花事業的高質量健康發展。
丁躍生三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到荷花栽培育種工作中,是國內知名的民間荷花育種專家。目前他從國內外共收集種植了300多個荷花品種和180多個睡蓮品種。在此基礎上,育成300多個荷花新品種和20個新品種睡蓮新品種。其中除10個荷花新品種獲得國家授權和17個荷花新品種完成國際登錄外,還申報了32個荷花新品種和3個睡蓮新品種新品種保護。
據了解,該書總結了編著者三十余年的育種和生產實踐經驗,不僅詳細介紹了觀賞荷花的形態與習性、栽培繁殖技術、新品種雜交育種的方法和過程及荷花新品種登錄、認定和保護的具體方法及流程,還結合育種實踐,用簡潔的語言、精美的圖片,對近年來自主培育并獲得蓮屬國際登錄證書、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權和江蘇省農作物鑒定證書的65個觀賞荷花新品種進行詳細的圖文介紹。
該書兼具科學性、實用性和美感,是對江蘇省荷花育種工作成果的系統總結,也是江蘇省荷花產學研合作成果的集體智慧結晶的體現,是廣大荷花生產者、育種者、愛好者的工具書,也是科研人員的專業書籍,同時也可成為普通民眾了解荷花最新育種成果的載體。
從事荷花、睡蓮科技工作近60年的中國睡蓮研究終身成就獎和中國科學院植物園終身成就獎獲獎者黃國振在序言中寫道,荷花在我國栽培歷史十分悠久,分布廣闊、資源豐富。近20年來,我國觀賞荷花育種成就超過了歷史上任何時期,品種數量也快速增長。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至今期間,全球荷花品種數量超2000個,其中僅我國育種者選育的品種數就超1500多個。我國觀賞荷花育種工作在全球遙遙領先。
黃國振說,編著者結合三十年的育種和實踐經驗總結編著的《觀賞荷花新品種選育》是對觀賞荷花育種經驗和成果的分享,不僅為廣大荷花栽培生產者、育種者、愛好者提供了寶貴資料,還有利于荷花這一中國傳統名花以嶄新的形象進入全民視野。
為該書作序的江蘇省花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陳發棣認為,編著者用工匠精神打磨的該書的出版,為荷花栽培育種相關技術人員和荷花愛好者提供一本內容較為全面的參考書籍,有利于讀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荷花,促進觀賞荷花產業的發展和推廣普及。